噴漆時送風機、排風機同時啟動(若冬季需要提高操作環境的溫度,加熱系統也同時啟動),室外新鮮空氣由進風口經過進風過濾器進入加熱送風機組,再由送風機將處理后的氣流送入到噴漆間頂部的靜壓室,靜壓室底部的過濾棉對氣流進行均壓過濾后呈層流方式進入到噴漆間內,在工件和操作工人周圍形成由上而下的微風氣流,使噴漆時產生的剩余漆霧隨氣流而下,不會向四周彌散,以保護操作者勞動安全。室內空載平均風速為0.3~0.5米/秒。在有序氣流的作用下,含漆霧空氣穿過輕型格柵進入排風地溝,大部分漆霧在繞過地溝格柵下面的折流板時因氣流突然折射的原因漆霧顆粒隨慣性作用而沉降在折流板上,剩余的細小漆霧顆粒隨氣流再次經過折流板下面的漆霧過濾棉對剩余漆霧顆粒進行過濾,凈化后的氣流通過防爆排風機排向室外高空。漆霧凈化效率≥95%當需要對工件進行烘干時,加熱送風系統可設計成為循環加熱送風,不斷的對噴漆間內的空氣及工件表面進行循環加熱,保證噴漆間內工件表面漆膜的烘干需要。
干式噴漆房+伸縮移動式噴漆房
干式噴漆房技術特點:
整體為輕鋼結構設計制作,房體穩固安全;
墻體為復合保溫板密封,外形美觀,施工快捷;
噴漆間內可設置三維工作臺車,方便各種大型工件的噴漆工作;
工作區復合勞動安全衛生標準,廢氣排放符合國家環保排放標準;
用于烘干工作時噴漆間內設置有廢氣濃度報警裝置,廢氣濃度到達危險數值時排風系統會自動啟動及時將廢氣排向室外,可有效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水簾噴漆室
水簾噴漆室為工件噴涂提供:(1)潔凈的工作環境;(2)充分收集漆霧。
水簾噴漆室的配置按工件大小、形狀、重量及生產綱領可有多種方式:有開式、閉式之分;有連續式、間歇式之分;有工件自轉或固定之分
;有單側噴涂及雙側噴涂之分。近年又發展出油簾噴漆室、下水簾噴漆室等。 結構上應包括:送風過濾系統、工件吊掛
(輸送、自轉)裝置、水簾系統、水洗系統、排風系統、水槽、照明裝置及室體。 漆霧回收的原理:漆霧回收可分成二個部分:
一是噴涂工件時,漆霧與水簾碰撞混合,水簾會溶入部分漆霧落入水槽;二是未溶入水簾的漆霧經水簾板底部縫隙進入水洗室,與霧化噴嘴噴出的水霧充分混合,
氣水分離沉降后流入水槽。在水槽中定期加入漆霧凝聚劑形成漆渣。 水幕噴漆室(房)+伸縮移動式噴漆房
設計要點:
1.確定合理的配置形式。
2.確定合理的噴漆室水平面空氣平均流速。
3.送風、排風系統合理匹配,保證噴漆室內微正壓。
4.水簾厚度應均勻,應注意上水槽的結構形式及供水管路分配。
5.水簾板下部至水槽液面的距離應合理。
6.水洗霧化噴嘴及管路應便于拆卸、更換及清理。
7.氣水分離沉降應充分且便于清理。
干式噴漆房的特點和設計要點